第二届数学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成功举办

  • 文/图:韩丛英
  • 创建时间: 2025-11-14

    2025年11月7日至10日,第二届数学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在东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和中国科学院大湾区大学联合主办,东莞市大湾区高等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协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的挂靠单位,我院郭田德教授任分会的理事长,韩丛英教授任秘书长。分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数学各领域与人工智能交叉的研讨,主办了多场的学术大会和高级研讨班。

    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数学会监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大湾区大学校长田刚院士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袁亚湘院士共同担任。

11月8日上午举行大会开幕式,大会共同主席田刚院士、大会共同主席袁亚湘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赵桂萍处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韩德仁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数学与智能分会理事长郭田德教授主持。

大会共同主席田刚院士致辞                                                大会共同主席袁亚湘院士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赵桂萍处长致辞                              中国运筹学会韩德仁副理事长致辞

数学与智能分会郭田德理事长主持开幕式

    本届大会以“Science for AI”与“AI for Science”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600位专家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院士、东莞市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夏志宏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孙德锋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何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蒋树强研究员等特邀嘉宾莅临现场。与会专家们围绕学科前沿与产业需求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等形式,系统梳理了数学与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跨学科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在大会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与行业领袖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展现“Science for AI”与“AI for Science”的最新进展。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以“无限维问题 vs 有限维技术”为切入点,提出函数空间优化与算子簇公共不动点框架,给出深度核网络与极限论评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院士以有限时域优化与Chebyshev有限步为基础,结合AI发现的结构化矩阵乘法与AlphaEvolve代码搜索,推动算法自动化;广州南方学院院长汤涛院士梳理了深度学习求解PDE的优势与瓶颈,聚焦边界处理、样本自适应与高维问题;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博士发布了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Tairos与SLAP范式,融合“感知—规划—行动”,支撑多形态机器人智能体化;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探讨了基础模型如何推动统计前沿,介绍了条件生成、蛋白序列生成、合成数据与免代码分析中的机遇与挑战。

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院士报告

广州南方学院院长汤涛院士报告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博士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报告

    大会还设置了27场专题分论坛,涵盖量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可信AI、形式化与定理证明等领域,共有121位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集中展示各尖端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大会展示了近20幅研究海报,与会嘉宾与海报展示人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学术牵引”与“产业驱动”的双重目标,推动数学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