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荣誉!我院教师席南华和郭田德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立德树人奖”

  • 刘兰峰
  • 创建时间: 2025-09-28

  热烈祝贺我院教师席南华和郭田德荣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立德树人”奖。中国科学院大学“立德树人”奖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荣誉奖项面向长期奉献在教书育人一线岗位上的中国科学院教学科研人员专门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教师。

  设置该奖项,是国科大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国科大通过设立“立德树人”奖,选树优秀教师典型,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以下是两位获奖老师的介绍。

 

  席南华深入调研国际顶尖高校课程体系,结合国情与校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构建了创新的本科数学培养体系。他倡导小班化、多班次教学模式,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并组建顶尖教学团队,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使命。其主编的《基础代数》三卷本教材,广受师生赞誉,成为高校重要教学参考。

  科研育人双轮驱动,席南华带领团队屡创佳绩,其指导的学生多人斩获陈景润奖等国际荣誉。他牵头的教学改革项目荣获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市一等奖,所率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席南华还积极推动院校合作,共建华罗庚数学英才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他身体力行参与科普教育,主编《认识数学》丛书,激发青少年数学兴趣。以学术深度培育教育高度,用科研前沿拓展教学边界,生动诠释了科学家与教育家的双重担当。

  从代数群研究到数学教育革新,席南华以赤子之心深耕教坛,用战略眼光布局人才生态,为我国数学事业薪火相传书写了动人篇章。

  郭田德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强调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在《组合优化》课程中,他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该课程被评为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深受学生好评。

  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郭田德主持制定了“四个面向、五育并举、强化质量管理、促进持续发展”的改革总原则,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他提出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八类课程分类,涵盖公共必修课、学科核心课、专业课等,注重课程的规划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校完成60个一级学科5000余门课程的建设工作,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郭田德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在指纹识别系统和渗流理论等领域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奖项。他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遍布高校、央企、国企及科技企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此外,郭田德还参与起草了《数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我国数学学科学位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负责复杂系统研究方向的规划与实施。他以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科研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和数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